为什么有这个新博客

我曾经有过好几个博客,最开始是在 CSDN 上面写,得益于 CSDN 魔鬼的推送制度,以及不知道给搜索引擎打了多少钱的缘故,之前的博客其实阅读量还算可观,最多的一篇甚至有七百多阅读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种水文根本不值得这么多阅读量,好像阅读量越多反而就越是一种负面能量的传播。另一方面,我也对 CSDN 的 UI 设计感到不太满意,因为它太过于老年化了,不具有青春气息(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),所以在写了几篇博客后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CSDN。

此后我决定开始写属于我自己的博客,托管到一个我自己的个人网站,更多的作为一种个人笔记或者思想的沉淀,而不是一种公之于众的叫卖品。

于是我来到了 Github Pages,这个博客陪伴了我很长的时间。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,一直到今年的三月份我都在陆陆续续地更新里面的内容。当然我并不否认大多数的文章都水分十足,以至于我虽然写了,但是也没有再去看第二次的冲动。博客使用的是 Hexo 建站,加上著名的 Next 主题,当时参考的是一个 UP 主 Objtube 的卢克儿,难过的是他上一次的更新已经是在 2020 年了,那时候我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前端开发。我其实挺喜欢这个博客的风格,并且我也在其中融入了一些个人的定制化设计,具体内容可以看我当年的这篇博客。当时我还挺开心的,因为至少短时间内我终于有一个能看得顺眼的博客了,也不需要依托于第三方平台来写博客了,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各种工具写,只要它支持 Markdown 格式就行。

直到某一天,我打开网站,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裂开的图片。无论是作为一个开发者还是一个普通用户,我相信你都能很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图片挂了。出于省钱,当然准确说是没钱,我选择了使用 Picgo、jsDelivr 和 Github 仓库作为一个简易的博客图床。具体来说是 jsDelivr 挂掉了,免费的 CDN 服务总是不那么可信,这似乎已经逐渐变成了人们的共识。此外,使用 Github 作为图床的事情其实也违反了 Github 的使用条约,像 Gitee 之前就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处理措施,直接就把所有外部请求拦截了。我当然可以把所有图片移植到腾讯云或者阿里云,然后继续使用这个博客,但是我并没有这样做。因为我想用这个仓库来设置个人的 Github 主页,而且我之前的这些博客很多都是内容粗糙的水文,因为没有把博客与笔记区分开,导致很乱很杂,我会去反复浏览的几篇文章也多半是一些前端工程化配置的套路,而这些内容我在 Github 仓库也都有备份,所以原来的笔记显得似乎不是那么的重要。我决定再去找点新鲜的东西。听起来好像有些喜新厌旧,但导火线其实依然是图床的问题(x

第二个博客我部署在了 Vercel,我之前的大多数网站其实也都是选择部署在 Vercel 上面,因为免费,而且如果这是一个 Next.js 的 SSR 网站,它可以提供一些内置的 Runtime 优化。博客用的是 VuePress 建站,性能上其实挺稳定的,并且由于底层基于 Vite,热更新速度非常给力。但是这又迎来了另一个问题,就是 UI 的定制化并不方便,我对 VuePress 的 UI 也不是很满意。后面我又遇到了 VitePress,它的 UI 让我很心动,但是我搞了半天也没有部署成功,因为 VitePress 还存在很多内置的部署限制,而且处于 RC 版本,很不稳定,所以最后我干脆也放弃掉了它。当然最核心的原因还是,Vercel 在国内无法访问了

上面说了很多很多的原因,其实也只不过是我自己懒得写博客的借口罢了。我对此还是认识很清晰的,所以就有了这个新的博客。这次我直接基于我很喜欢的一个 Youtuber Devaslife 的个人主页 Craftzdog Homepage 基础上进行改造,并且基于 Chakra UI 进行了 Markdown 解析的定制化 UI。整个博客的搭建从开始到结束弄了两天,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我自己可以快乐地写博客,同时不再有任何理由不写博客。此外这次博客可以说是完全从零到一搭建,所以每一个细节我都可以自己操控,后续想要拓展新的板块或者进行样式优化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了。最后,我还为它买了一个价值六十多块的域名 yunhan.fun,一个对我来说充满特殊含义的域名。

最后,其实我写了这么多,也只是想测试一下新的博客是否好用罢了。这篇文章就算作是第一篇博客,作为这段新旅程的开篇,也督促我自己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

©2022 Flower-F. All Rights Reserved.